逻辑及跳闸插件
逻辑及跳闸插件上有两组12联端子,端子定义为:
端子4x1为控制电源+。
端子4x2为手合入口。
端子4x3为手跳入口。
端子4x4为合闸入口。
端子4x5为跳闸入口。
端子4x6为控制电源-。
端子4x7为合圈。接断路器合闸线圈。
端子4x8为TWJ负端。
端子4x9为跳圈。接断路器跳闸线圈。
端子4x10为跳位继电器负端(TWJ-)。
端子4x11为合位继电器负端(HWJ-)。
端子4x12为位置继电器公共端。
端子4x13为保护合闸入口。
端子4x14为保护跳闸入口。
端子4x15为遥控合闸入口。
端子4x16为遥控跳闸入口。
端子4x17为遥控+入口。
端子4x20~4x21为备用出口。
端子4x18~4x19为备用出口。
端子4x22~4x24为远动信号。其中4x23为保护动作、4x24为装置告警、4x25为信号公共。
注意:本装置考虑了弃用装置内部防跳回路而改用断路器自身防跳回路的方式,只需断开跳线JP1即可。

SAI-980主要技术数据
5.1 额定参数
5.1.1 额定装置电压: DC220V或DC110V或者AC220V(订货注明)
5.1.2 额定交流数据:
a) 相电压: V b) 线路抽取电压: 100 V 或 V
c) 交流电流: 5A或1A(订货注明) d) 额定频率: 50Hz
5.1.3 功率消耗:
a) 直流回路 正常工作时: 不大于25W 动作时: 不大于40W
b) 交流电压回路 每相不大于0.5VA
c) 交流电流回路 额定电流为5A时:每相不大于1VA
额定电流为1A时:每相不大于0.5VA
5.1.4 状态量电平:
CPU及通信接口模件的输入状态量电平: 220V(170 V~280V)
GPS对时脉冲输入电平: 24V(18 V~30V)
各CPU输出状态量(光耦输出)允许电平: 24V(18 V~30V)
驱动能力: 150mA

过电流元件
装置实时计算并进行三段过流判别。当任一相电流大于I段电流定值1.2倍时,装置瞬动段出口跳闸的时间不大于35ms(包括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为了躲开线路避雷器的放电时间,本装置中I段也设置了可以独立整定的延时时间。
装置在执行三段过流判别时,各段判别1逻辑一致,其动作条件如下:
1)I>Idn ;Idn为n段电流定值,I为相电流
2)T>Tdn ;Tdn 为n段延时定值
3)相应于过流相的方向条件及低电压条件满足(若需要)
4.4 零序过电流元件
零序过电流元件的实现方式基本与过流元件相同,满足以下条件时出口跳闸:
1)3I0>I0n ; I0n: 接地N段定值
2)T>T0n ; T0n: 接地N段延时定值
3)相应的方向条件满足(仅零序Ⅲ段)
其中零序Ⅲ段可设置零序电压闭锁或者方向闭锁。零序电压可设置为自产或者外部输入。
对于此元件的瞬时段,当零序电流3I0大于1.2倍的定值时,装置的出口跳闸时间不大于35ms(包括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
4.5 过流加速
本装置的加速回路包括手合加速及保护加速两种,加速功能设置了独立的投退压板。
本装置的手合加速回路不需由外部手动合闸把手的触点来起动,此举主要是考虑到目前许多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已取消了控制屏,在现场不再安装手动操作把手,或仅安装简易的操作把手。本装置的不对应启动重合闸回路也作了同样的考虑,详见后述。
手合加速回路的启动条件为:
a)断路器在分闸位置的时间**过30秒
b)断路器由分闸变为合闸,加速允许时间扩展3秒
保护加速分为前加速或重合后加速方式,可由控制字选择其中一种加速方式。
本装置设置了独立的过流加速段电流定值及相应的时间定值,与传统保护相比,此种做法使保护配置更趋灵活。

装置背板端子
见附图3.1 SAI-981数字式线路保护背板端子。
3.2 交流插件
端子1x1、1x2为保护CT的A相输入,1x3、1x4为保护CT的B相输入,1x5、1x6为保护CT的C相输入。
端子1x7、1x8为测量CT的A相输入,1x9、1x10为测量CT的B相输入,1x11、1x12为测量CT的C相输入。
端子1x13、1x14为零序保护CT输入。
端子1x15、1x16为备用端子。
端子1x17、1x18为3U0输入。
端子1x19、1x20为线路电压UL输入。
端子1x21、1x22、1x23、1x24为母线电压A、B、C、N输入,星形接法。
-/gjigcb/-
http://narikj0755.cn.b2b168.com